5G云网得到至强处理器助力******
作为史上最快的一代移动通信,5G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部署和应用。作为全球5G的“领头羊”,我国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228.7万个,占全球比例超过70%;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42亿户,规模居全球首位。
2023年也将是数字经济加速实现建设数字中国目标的关键年,是加速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年,是碳排放、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的决胜年。
新年伊始,1月11日,英特尔在京举办发布会推出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系列家族。在实现数据中心性能、能效和安全性大幅跃升的同时,为AI、云、网络、边缘和全球领先的超级计算机带来全新功能。
会上,来自腾讯云、天翼云、京东云、阿里云、火山引擎、吉利汽车、浪潮信息与亚信科技等众多合作伙伴,亦分享了其如何基于全新英特尔数据中心系列推动科技、技术创新,以及在诸多领域落地的成功实践。
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5G行业虚拟专网数量超过1万个,5G已在全国200余家智慧矿山、1700余家智慧工厂、250余个智慧电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40%以上的国民经济大类。
在应对复杂5G云网工作负载上,英特尔一直与中国运营商开展深入广泛的合作。比如在机器视觉领域,英特尔和中国电信合作打造了基于云边协同的智慧工厂方案5G应用;在5G云XR领域,英特尔与北京移动等产业链协作,融合全流程算力网络,构建高品质VR电竞体验空间,加速元宇宙落地;在远程协作方面,英特尔和中国联通开通MEC+AR可视化解决方案,基于MEC平台实现针对性部署。
作为支撑数字经济的中坚力量,5G发展突飞猛进。预计到2026年,5G对移动数据总量的贡献占比将达到54%。在此基础上,通过5G行业专网、边缘计算的创新,5G将驱动形成面向行业的全新生态系统。5G还将带动计算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的融合,促使ICT基础架构和设备向着更稳定、可靠、可扩展且符合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齐柳明)
张宏江:人工智能如何帮人类进入科研新范式?******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人工智能能够如何帮助我们进入科研的新范式?”
这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12月9日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的主题论坛“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中,抛出的一个问题。
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承办,中国新闻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机构支持。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的主题论坛“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上发言。主办方供图张宏江认为,回顾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不同的科学发现范式。
“几千年前,人类就通过观察、实验来描述自然现象。比如‘日心说’是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来对整个宇宙。随着科学的发展,四五百年前,理论模型范式出现。人们通过对某一现象的观察总结出理论,从而指导新的科学研究。五六十年前,尤其当大型计算机出现后,面临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天气预报、地震模拟,人们无法再用简单的物理公式、简单的方程构建完整的模拟系统研究理论,人们引入了计算范式,用计算来模拟的方式做科学研究。到二十年前,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科研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可以进一步驱动物理模型。”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科研范式。”张宏江说,人工智能经过多年发展,尤其过去15年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给科学研究推出一个新的范式。“这个范式是AI驱动的范式。实际是用深度学习的算法,直接从数据中建立新的模型,其背后是数据、模型、算法和算力。”
张宏江指出,深度学习在革命性地推动了语言、图像和视频处理、识别和应用之后,正在迅速地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这种新的范式就是物理世界的“数字化+自动化+深度学习”。
他说,“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黄金期,新的设计范式,都可以借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赋能。”
张宏江坦言,未来十年蕴含着科学发展与产业创新机会,包括数据、模型、算法、算力,其核心是背后的跨学科人才。(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